从去年秋天开始,有了彻底梳理普洱茶的想法,开始了巅峰漫步系列讲座,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。
为什么要对普洱茶做一个彻底的梳理,
因为普洱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茶类,不仅历史久远,更重要的是,现在的普洱茶是一个不断形成的新传统,这个新传统如何走,关系到整个中国茶文化的方向。而茶作为最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符号,茶文化的走向的确也和民族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。
简单的问一句,普洱茶何以为普洱茶?
中国茶的工艺,从清代逐渐发展成熟,到了民国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了,也就是后来陈椽教授提出的六大茶类。各种基本工艺路径古人都尝试过了,各种方向都摸索过了,怎么样好喝,都基本搞清楚了。
即便科学技术发展这么多年,也只是提高了制茶的效率,并没有变得更好喝,要说最好喝的,顶级的,仍然还是手工茶。
这样一种局面下,单从工艺讲,只能有细节提升,很难有大的突破,这个大的框架已经定型了。但是,普洱茶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。
普洱生茶是绿茶还是一种单独的茶类?如果按照六大茶类的框架,从工艺上说,只能算作绿茶,因为六大茶类已经把现有的工艺穷尽了,普洱茶所用的所有工艺也都是现成的,不可能产生一个新的茶类。
但是如果你品尝过,转化得比较理想的普洱茶,尤其是古树普洱,你一定会坚持,这是一个新的茶类,和其他茶的风味完全不同,给人带来的体验也完全不同,怎么可能属于别的茶类。实际上对于普洱茶来说,绿茶化本身就是工艺失败的代名词。
另外一种观点认为,普洱茶是黑茶。黑茶有两种,一种是自然存放发酵的,一种人工加速发酵的。历史上多数是前者,建国以后后者逐渐成为主流。以普洱茶为例,熟茶属于后者,而生茶可以归为前者。其他黑茶也可以大致这样区分。
这个分法也没错。普洱茶加工出来,经过自然存放,也就是所谓后发酵(关于发酵的误用专门再澄清,这里沿用通用称法),然后饮用,这不就是黑茶吗?我们看普洱茶从香港兴起的过程,从人们的品饮习惯,从仓储的情况,都符合黑茶的基本定义。
但是伴随着普洱茶名山古树的兴起,人们发现古树普洱和别的黑茶还是有很大不同。别的黑茶做好了,堆在那里二三十年,等所谓后发酵差不多了,喝个醇和的口感滋味。而古树普洱,每一年都不一样,风味变化的层次如此丰富,适饮期此起彼伏,如果就是堆在哪里几十年,反而名山古树的优势绝大部分要被抹杀消逝了。
尤其是我们近年来科学藏养的古树,五年以上的风味体验,无论对新茶还是二十年以上的老茶,都是秒杀般的存在。这种体验是其他任何茶类都不具备的。
非常令人遗憾的是,普洱茶至今仍然困在绿茶和黑茶思维中,并没有走出独立发展的道路。非黑即绿,这是制约普洱茶发展的根本障碍。
较早兴起的老茶传统,更多的受黑茶思维影响,最大的失误就在于认为普洱茶的转化是高温高湿下的微生物作用,如果按照这种思维,老茶需要存放二三十年才有品饮价值。前面已经说了,不仅这么长的转化时间对于行业发展来说太不现实,而且错过了太多普洱茶转化过程中的适饮期,普洱茶品鉴最丰富,最精彩的部分被忽视了。
后来兴起的名山古树新茶传统,更多的受绿茶思维影响,工艺不断的向新茶好喝转向。现在很多名山即便有较好的藏养条件,也未必能转化出理想的风味。
当然,有些产区,依靠古树的底蕴,即便新茶风味也相当不错。但以我做茶山数据库喝过的成千上万的茶样,这些新茶风味还是不如转化风味丰富有内涵,最多也只能达到三四成水准,大多数则只有一两成水准。
在普洱茶学界,基本上也是这两种思维统治。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普洱茶工艺的术语:比如用摊青、摊晾(储青)而不用萎调,杀青中闷抖结合、老茶嫩杀、嫩茶老杀等等,这些都是绿茶工艺术语。
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术语一定存在问题,但我在看专家科普的时候,不禁心里会发问,专家是否清楚这些工艺和普洱茶后期转化之间的关系,还是仅仅照搬绿茶的思维?我们后面讲座中会对工艺的每一个步骤做拆解,来找到其中真正的关捩所在。我们会发现,普洱茶工艺是如何被绿茶思维局限的。
而在普洱茶转化过程中,主流的观念仍然是黑茶的微生物转化,这个误解就更大了。并不是微生物转化不可取,熟茶就是微生物转化的成果,好熟茶当然好喝。只是你真正喝过转化的比较好的古树,你当时就应该明白,这和微生物转化没有关系,那种丰富的香气层次,丰满的滋味结构,肯定有不同的转化机制。
如果说工艺上绿茶思维只是带来了局限,转化上的黑茶思维则完全搞错了方向。
在错误的观念主导下,普洱茶的藏养过程中,很多关键的转化物质大量流失,风味逐渐扁平化,已经成为现在普洱茶仓储的普遍现象,这无异于是暴殄天物。
普洱茶这些年的发展,就是在绿茶和黑茶之间摇摆,没能走出独立的路径。
我们今天重新来谈普洱茶,就是要突破这种思维困境,从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出发,来重新架构整个普洱茶的体系。
任何茶的核心价值,都在于品鉴品饮的体验。普洱茶的核心价值,也正在于其在高效藏养下所展现的丰富的风味,带给人深刻的审美体验。这个是任何其他绿茶,其他黑茶都无法具备的。这个是普洱茶存在的根基。
普洱茶之所以成为普洱茶,根本逻辑在于此。如果只是喝新茶的鲜甜,或者喝自然散放几十年老茶的醇厚,普洱茶当然不能说就没有价值,但是这些体验是可以归到绿茶和黑茶之中的,普洱茶独特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。
如果我们清晰了这一点,我们就可以反过来彻底的审视所有普洱茶相关的板块,从工艺,藏养,山场、品鉴、冲泡呈现、到整个市场价值体系的构建,收藏体系的构建,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思维。
我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。这也就是我当年以普洱茶新世界为题开始第一次讲座的原因。
清晰了这一点,所有相关板块,我们都可以用这个核心的底层逻辑串联起来。
首先,普洱茶是否有我们说的这种丰富的风味和深刻的审美?答案是肯定的,我们有太多的样本可以体现。以普洱茶产区树种之丰富,这些也不过是冰山一角。
那为什么很多人无法体验到?这就需要我们清晰藏养的原理和方式。市场上主流的仓储存放方式存在怎样的问题,这些问题导致了风味上怎样的变化。
有这一点,我们还可以倒推,由于大家不清楚藏养的原理和方法,导致很多人对存茶缺乏信心,最终滑向追求新茶好喝。这就导致了工艺的转向,从而诞生了很多即使藏好了转化效果也不佳的茶叶。
这些问题只要我们认同普洱茶的核心价值,其实都可以从藏养中找到答案。即便具体的科学机制还不很清楚,但藏养的成果已经有足够的说服力。
如果我们跳出绿茶的思维,而秉承普洱茶的核心价值,那么所有的工艺细节我们也可以重新审视,我们才会发现每一个工艺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关键所在。比如多年来杀青的高温快炒和低温慢炒之争,根本上还是盲人摸象。我也在这两端不断的实验,最终才明白,这二者都没说清楚:从藏养转化的角度,杀青应该完成一个怎样的工作。
再进一步,我们还会问这样丰富的风味香气,为什么有的人拿到好的茶样,还是体会不到,或者体会到很少。这个就是冲泡呈现方式带来的问题。这里面仍然是黑茶和绿茶思维在主导。真正的泡好普洱茶其实并不复杂,我们的茶友各行各业的都有,经过一段时间都能泡出很好喝的普洱茶,但是前提一定是跳出错误的思维定式。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,应有一份开放的心态。
我在讲品鉴的时候常有力不从心之感,因为我所描述的,除了茗寿堂的铁杆粉丝,大多数茶友的确是没有体验到的,最最根本的还是藏养方式不对,很多好茶体现不出应有的水准。所以很多时候,我谈品鉴也不得不兼顾市场上的主流认知,无法充分展开。
而一旦这个思维理顺了,普洱茶的根本价值确认了,掌握了藏养的方法,不只是我们做的茶,我相信很多茶都能有非常惊艳的转化效果。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谈品鉴,那是一个何等丰富的世界啊。
上面所说的一切内容,都会在讲座当中逐步展开。对于这个神奇的新世界,我们是在不断实践不断确认的过程中,需要把握节奏,很多新发现只是随缘透露,不会刻意的宣传推广,真正懂茶的茶人和茶友可以一起探讨。从品鉴体验来说,我们可以确信,这个新世界未来必定是大势所趋。
来源:茗寿堂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